close

台南美食 吃到你嘴軟

地道傳統平民滋味

說起台南美食,首先令人憶起的就是擔台中美食仔面了。當年靠著捕魚維生的漁民,在漁獲的淡季為了持續生計,只得挑著根扁擔四處走街串巷叫賣自制的面條,這也是百年老店度小月最廣為人知的傳奇故事。其實,在台南的街頭巷尾,還隱藏著許多地道好食的擔仔面,比如西門圓環旁的這家不起眼乳酪蛋糕的 小店。入夜,店主才拉開門面,掛起擔仔面店家標志性的昏黃色紙燈籠。沒有那些名店考究的桌椅和精致的屏風擺飾,招覓客人僅憑著灶上久久熬燉而噴香竄鼻的肉 臊香味。坐在低矮古灶旁的師傅利索地抓面、下面、起面、灑肉臊汁和配菜,一氣呵成。待面上桌,我帶點儀式感地雙手捧起小碗,盡情聞一下面的香氣,馬上能打 開味蕾。用筷子輕輕拌勻灑在面上的肉臊,再喝一口湯,感受混合著蒜香和醋酸的鮮蝦高湯之美味。之後,就可以大口大口爽快淋漓地吃下整碗油面,連甜蝦、香 菜、豆芽都不舍得放過。擔仔面份量都很小,兩下三口就可以吃完,是最好生巧克力的宵夜補給品之一。感受純樸滋味的同時,也可體會到飲食歷史沉澱下的豐厚底蘊。

老牌鱔魚意面

二十七秒快炒絕技

中正路的康樂市場自日據時代就是台南小吃的聚集地,鬥轉星移間雖已不復以往的熱鬧繁華,但還是保留了幾家百年老店。老牌鱔魚意面已經是家族第三代,老板兼 大廚有獨步江湖的“快炒二十七秒”絕技。只見他速度極快地將大蒜爆香後,猛火翻炒鱔段、辣椒、洋蔥,再精准地灑入五印醋、烏醋和清醋,快炒後加入肉骨高 湯、米酒、醬油繼續爆炒至起鍋。我為他一氣呵成的技藝叫好的同時,伴隨著轟隆的聲勢和火勢,也已聞到強烈的鑊氣和焦香。鱔魚入口完全沒有土腥味,肉質細嫩 口感爽脆,甜、酸、甘、辣的復合滋味纏繞在舌尖。熱油炸過的意面也蓬松順口,老板嫻熟的火候控制和精准的快炒功力令人贊嘆。還意猶未盡的話,麻油鱔魚面線 湯和干炒鱔魚也是錦上添花的選擇。如此這般,怪不得引得成群的本地食客和游客上門排隊,一睹風采一嘗美味。

阿憨鹹粥

虱目魚丸大抵是台南街頭見得最多的小食了,原來虱目魚是台灣產量最高的養殖魚,台南人尤其喜愛。阿憨鹹粥的虱目魚粥可算得上是本地著名的虱目魚料理了。有別於廣東粥的綿密香滑,台南的粥類似泡飯——米粒在魚骨熬制的高湯裡煮軟,透明卻未等爆腰糜爛即撈起,湯呈鳳梨酥乳 白色卻沒有米漿的滲入,是很古風的“半粥”煮法。嘗了虱目魚肚粥,湯底鮮美滋味豐富,米粒香甜吸盡湯汁,大片的虱目魚肚油脂豐潤,粥底更藏著多粒新鮮的蚵 仔,再配根油條,在蒜頭酥的提味下,立即就吃個碗朝天。配一份彈牙鮮美的虱目魚皮,肥厚的魚皮蘸少許醬油膏,這種甜味是很討上海人喜歡的。我愛食魚,所以 更要去得早,就能吃到新鮮量少的白灼魚腸。店家已營業一甲子,憑著這簡單用心的好味道,相信會永續下去。

阿明豬心

保安路夜市,食店鱗次櫛比熱鬧不已,這家小店永遠是人龍陣仗最長的一家。大家心甘情願地排隊,是為了吃一碗豬心冬粉。我也加入饞嘴陣容,耐心等待二十多分 鐘才入座,下單後又得等上二十多分鐘才可吃到。只因老板兼大廚實在太磨嘰,他一人慢條斯理地切切燙燙,真是讓一眾食客伸長了脖頸等得干急。所以,當那碗豬 心冬粉終於上桌時,真有種如釋重負又不好意思說不好吃的怨念。好在,新鮮的豬心現點現切,按紋路切得厚薄恰好,稍稍燙過後,脆中帶嫩。湯餐飲加盟頭 因為灼過了太多的豬肝豬腳而豐腴鮮美,當然,還是有少許味精但不妨礙大局。另一碗腰花豬腳面線,燉到酥爛的豬腳剔骨切條,腰花也處理得毫無異味,吃起來很 有滋味。鴨腳翅則是給我帶來驚喜的小食,一小盅蒸到爛熟,皮骨分離。吃進嘴,膠質厚重到可以粘住雙唇,是很用心的美味。不過,餓著肚子還是不要勇敢地加入 排隊人潮,聞著香味,看著周邊的食客大快朵頤而只能欣賞老板慢吞吞的刀法,實在很折磨人啊!

arrow
arrow

    養身方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